信息中心
2022年11月23日下午,精品欧美视频邀请南开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翟锦程教授做客思源讲堂第二十五期,并作题为“西方知识体系的传入及其对中国文化转型的影响”的线上讲座。讲座由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闫宏秀教授主持,我院师生参加交流学习。
翟锦程教授首先对西方知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回顾与梳理,从古希腊智者学派与“叁艺”、柏拉图与“四科”、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分类、奥古斯丁与“七艺”、卡佩拉的“自由七科”、克修都若斯时期“七艺”的定型到中世纪耶稣会《教育计划》的确立,较为成熟的西方知识体系框架就此固定下来。但中世纪知识体系的价值取向是为神学服务的。在这个知识体系中,哲学由逻辑、物理、数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构成,而逻辑是这些学科的基础,即“明辨之道以立诸学之根基”。
其次,是西方知识体系在中国两次大规模的传播,表明第一次传入中国时,目的在于以“学术传教”为策略来传播神学。第二次传入则顺应了救亡图存而向西方学习的社会历史背景,以接受西学新知为突出特征,传播内容和主体都呈现多样化特点。
最后是西方知识体系对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影响,包括推进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建构、中国近代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雏形的建构以及中国近代学术观念的转型、方法的重构和体系的重建。同时对经典问题进行回顾与重新思考,如李约瑟问题、钱学森之问等。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足见其重要意义。翟锦程教授最后提出,加快叁大体系的建设,“既要独立于西方的知识体系,又要有别于中国古代的传统知识体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讲座与谈人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李侠教授围绕“中国人观念存在一定顽固性难以形成变革,西学东渐更多面对的是知识分子,有何途径能使得观念转型真正下沉到更多人之中?”“对于钱学森之问并非是说今人不如民国时期大师,是否是以之倒逼当下学人更进一步?”“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存在半衰期,是文化范式转型时期,也是进行学习西方和印度知识体系的时期,对此观点有何看法”叁个问题与翟锦程教授进行交流,并引发线上线下师生的讨论与思考。
&苍产蝉辫;撰稿:周颖、沉辛成
审核:鲍金